-
[文章摘要]:1.核素 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中子,并处于同一核能态的一类原子。 2.天然放射性核素 天然存在的具有放射性的核素。 3.放射性 某些放射性的核素具有自发地放
辐射反应和辐射损伤2006/10/12 22:55:00
[文章摘要]:由电离辐射所致的急性,迟发性或慢性的机体组织损害.
电离辐射(如X线,中子,质子,α或β粒子,γ射线)可直接或通过继发反应损害组织.大剂量辐射可在数天内产生可见的身体效应.小剂量所致的DNA变化可使被照射者产生慢性疾病,使他们的后代发生遗传学缺陷.损伤程度与细胞的愈合或死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
[文章摘要]: 核基地、核武库、核潜艇、核爆炸……人们能不能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抵御或减少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呢?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妨从核辐射伤害人体的机理谈一下抗辐射食品构建: 核物质产生的射线作用于人体(核辐射
-
[文章摘要]: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
《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对毕节市民对
电磁辐射了解情况的调查》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毕节一中 高一( 9 )班 李振中
点击浏览该文件
申请人 ( 组长 ) : 李 振 中
课题组成员: 李耀东、徐永驰、樊聪、胡荣华
指导教师 : 聂祥
-
[文章摘要]: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
-
[文章摘要]:卫生部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监测中心 林志凯
射线防护器材是为适应电离辐射防护事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1895年1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的存在,1898年居里夫妇历经艰辛从沥青中成功分离出天然放射性核素镭和钋,从此人类开创了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快
-
[文章摘要]:最近,京城某家环境监测机构在为一位消费者王小姐家检测时发现,她家中放射性高于安全标准近一倍,但墙面、地面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后来经过专家仔细地检查和分析后,找到了放射性高的“真凶”———一块做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谁也没想到家居饰品也会成为室内环境的隐患。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程学会的专家吴慧山研究
X线对人体的危害2006/7/10 11:26:00
[文章摘要]:第一节 辐射损伤的概述 辐射损伤是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受照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急性放射损伤是由于一次或短时间内受大剂量照射所致,主要发生于事故性照射。在慢性小剂量连续照射的情况下,值得重视的是慢性放射损伤,主要由于X线职业人员平日不注意防
微波背景辐射2006/4/7 9:03:00
[文章摘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接收天线系统。1964年,他们用它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掉的背景噪声,他们认为,这些来自宇宙的的波长为7.35厘米的微波噪声相当于3.5K的热辐射。1965年他们又将其修正为3K,并将这一发现公布,为此
辐射防护常用知识2006/3/14 16:34:00
[文章摘要]:一、原子核与原子(核)能 自然界的物质由各种各样的元素组成,比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食盐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元素通常被叫做原子(严格地说,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叫做一种元素),所以,可以说,物质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组成的。 &nb
-
[文章摘要]:一、无线电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给人类的生存生活与信息交流带来了方便,同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随着无线电通信、计算机技术及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技术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频率与波长讲,像人们所知的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
[文章摘要]: 摘 要: 辐射计校准是一种用校准过的标准探测器对通用探测器进行校准的技术。它以绝对辐射计(标准辐射计) 作为最高标准, 通过选择合适的辐射源标准, 用标准辐射计对传递标准探测器进行校准。辐射计校准最核心的设
-
[文章摘要]: 【英国《国际核工程》2001年11月刊报道】 目前世界各地的核电厂都正在使用同样的20年前安装的中央辐射监测系统。目前这些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差且很难找到备用部件。 &